2022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第二屆年會
邁向繁榮昌盛的整合平台
(NBCT-towards prosperity and flourishing)
日期: 111年11月22日(星期二)上午9點至下午5點
地點: 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11樓1101會議室
(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1號)
主辦單位: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國家衛生研究院
指導單位:衛生福利部
時段
|
主題 |
講師 |
主持人 |
8:30-9:00 |
報到 |
9:00-9:25 |
衛生福利部 薛瑞元部長致詞 |
國家衛生研究院 梁賡義院長致詞 |
台北醫學大學 林建煌校長致詞 |
台中榮民總醫院 陳適安院長致詞 |
大合照 |
|
Keynote speech |
9:25-10:00 |
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之展望 |
中央研究院
劉扶東副院長
|
司徒惠康副院長 |
10:00-10:10 |
中場休息 |
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之產業效益 |
10:10-10:20 |
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簡介 |
司徒惠康副院長 |
張鴻仁董事長
科技發展組
劉明勳技監
|
10:20-10:30 |
整合平台示範計畫基因資料與醫療大數據之整合 |
楊奕馨教授 |
10:30-10:45 |
Our vision of Personalized Healthcare Realization in Healthcare Eco-system |
羅氏大藥廠
個人化醫療保健部門
Devmanyu Singh
策略長 |
10:45-10:55 |
Bioconvergence unlock the potential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 powered by data and digital |
默克醫療保健事業體台灣香港暨澳門
醫藥事務處
王昱傑處長
|
10:55-11:05 |
Precision medicine: From population based protocols to truly individualized care. |
台灣禮來
癌症醫藥處
張宜雯顧問
|
11:05-11:15 |
A hopeful revolution in cancer care-explore potential roles of target therapy from tumor agnostic studies |
中外製藥
醫藥學術處
林秀珍副理
|
11:15-11:25 |
How precision medicine improves the lung cancer outcome |
台中榮總
曾政森主任
|
11:25-11:35 |
示範計畫收案之經驗分享 |
中山附醫
吳銘芳教授
|
11:35-11:45 |
結語 |
張鴻仁董事長 |
11:45-12:00 |
Ultrasensitive Immunopanel FET biosensor for COVID-19 Serological Antibody and Antigen Assay -Clinical Samples from NHRI BioBank |
瀚源生醫
生化感測
蔡經緯總監
|
高雄醫學大學
何啟功教授
|
12:00-12:15 |
個人化 ELISA 應用於疾病風險控管 |
成功大學
楊閎蔚教授
|
12:15-12:30 |
使用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開發早期癌症篩檢生物標記之經驗分享 |
銳準生醫
黃彥鈞營運經理
|
12:30-12:45 |
〝偉喬生醫〞硫酸吲哚酚檢測試劑組之臨床性能研究:使用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之經驗分享 |
偉喬生醫
品保暨法規部
曾子玲主任
|
12:45-12:50 |
結語 |
何啟功教授 |
12:50-14:00 |
午餐 (備有餐盒) |
建置整合平台醫療資訊共同模式最新進展 |
14:00-14:05 |
引言 |
國家衛生研究院
楊奕馨研究員
|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徐建業教授
|
14:05-14:20 |
建置整合平台醫療資訊共同模式之團隊作業模式 |
國家衛生研究院
李修安博士
|
14:20-14:35 |
建置整合平台臨床資料之經驗分享 |
台北榮總
黃鈺婷資訊副工程師
|
國家衛生研究院
楊奕馨研究員
|
14:35-14:50 |
臺大醫院建置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經驗分享 |
臺大醫院
周彥如資訊工程師
|
14:50-15:05 |
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轉檔系統經驗分享 |
義大醫院
徐英洲主任
|
15:05-15:15 |
Q &A |
全體講員 |
15:15-15:20 |
結語 |
徐建業教授 |
15:20-15:30 |
中場休息 |
整合平台申請案:從審查到檢體及資料出庫 經驗分享與建言 |
15:30-15:40 |
整合平台跨機構申請案之執行進度報告 |
黃秀芬執行長 |
陽明交通大學
楊慕華副校長
|
15:40-15:55 |
臺北醫學大學Biobank檢體及資訊管理與釋出 |
台北醫學大學
劉韻如主任
|
15:55-16:10 |
中山醫大附設醫院之檢體出庫經驗分享 |
中山醫大附醫
李佩娟組長
|
16:10-16:25 |
中國附醫檢體收案及整合平台申請案出庫分享 |
中國醫大附醫
林嬌玲組長
|
16:25-16:40 |
Q &A |
全體講員 |
16:40-16:45 |
結語 |
楊慕華副校長 |
16:45-16:55 |
總結: 整合平台未來之規劃與展望 |
司徒惠康副院長 |
備註:
- 報名網址: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teGWdqm86YR-yPj1eEvIhBhNGm25SzuGLsbw4-58pmr7vnw/viewform?vc=0&c=0&w=1&flr=0
- 請參加者務必全程配戴口罩、量測體溫及手部消毒;當日額溫如超過 37.5℃則不可進入會場。
- 預先報名且全程參與者,可以取得6小時人體生物資料庫倫理教育訓練證明,參與半天議程者可以取得3小時訓練證明,簽到時請出示身分證件。教育訓練證明之核發,以簽到簽退時間為準。可以分上午場及下午場兩個時段參與。上午場在12:00後就可以簽退,下午場在16:30後就可以簽退。
- 不需教育訓練證明者,不需要簽退。
梁院長致詞稿
薛部長、整合平台的各院院長和副院長,以及各位在座的貴賓、學者、專家:大家早安,
自民國99年「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頒佈以來,我國經衛生福利部核准設置的人體生物資料庫已達35家。為讓全台人體生物資料庫的資料一致化、檢體標準化、申請便利化,以提升使用效能並協助醫藥研發進展,108年行政院委由衛福部和國家衛生研究院建置「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National Biobank Consortium of Taiwan)」,並於國衛院設置中央辦公室,以單一申請窗口進行跨庫合作出庫檢體與數據,建立完備的人體生物資料庫網絡。
目前整合平台的建置十分成功,短短三年,已有32 家人體生物資料庫加入,目前收錄個案數已達80萬,收案內容涵括許多台灣盛行疾病與罕見疾病之檢體,例如肺癌、肝癌、大腸癌、乳癌、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等。也已開放讓產學研醫界依照各自需求提出申請使用,目前已達131 件申請案。109年2月時,更以最高效率,迅速於國衛院建置專用P2等級之新冠肺炎檢體庫,結合橫跨北中南25家醫療機構收集 新冠肺炎確診者血液檢體,該年4月即開放全台產學界申請運用,並有產業界在當年即取得EUA,成為非常重要的國家公共資源。
此外,由整合平台負責執行的「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是一個最成功的公私立合作聯盟(PPP)模式。由國衛院與衛福部、12家醫院、及4家國際大藥廠(台灣羅氏藥廠、中外製藥、默克、禮來)簽訂合作協議,提供全方位基因檢測以及合適之標靶藥物,給予本計畫之收案對象,串連各級醫院打造個人化精準醫療網。此計畫所建立之基因與醫療大數據,都將存放於各人體生物資料庫。再透過整合平台,建立跨機構合作的精準醫療大數據,以供產學研界使用,也是成為寶貴的公共資源。
今天的年會,我們還將邀請曾運用整合平台資源的產學界專家來現身說法,分享其運用經驗及期許。也邀請在數據整理和檢體出庫表現優秀的整合平台機構夥伴們,分享他們的成果與辛勞。
未來整合平台發展重點將是提供各資料庫更多之加值運用,以及雲端服務,以吸引更多產學研界的量能投入,使成為台灣最有力的生醫研究資源,為推動我國生醫產業創新及精準健康事業之發展注入更多動能與活力。
最後,感謝大家今天的蒞臨與支持。祝大家平安健康,事事如意!






